艾 辉
2018年10月,怀揣法治理想,我踏入天门市人民法院。七载光阴,弹指一挥间。如今身披法袍,佩戴法徽,深感荣耀,更觉责任千钧。回望来路,从卢市法庭起步,历经民一庭、岳口法庭、综合审判庭、速裁团队、审管办,足迹遍布审判一线与综合管理等多岗位。无论在哪个岗位工作,我都能尊重领导,团结同事,敬业履职、服务群众,在自己的岗位上做最好的自己。
初入法门:基层“墩苗”
卢市法庭是司法的前沿。初次随庭长下乡送达,崎岖小路、陌生方言曾令我无措。正是在这里,我学会了与乡亲沟通,体会到“案结事了”在基层的分量。那些家长里短、邻里纠纷,承载着百姓最真切的生活与情感。田间地头、农家院落,让我看到了书本之外的“法治中国”,更深刻理解:法官既需专业素养,更需贴近群众的“同理心”。这段经历,为我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辗转淬炼:岗位“补钙”
在民一庭直面婚姻家庭、侵权纠纷,感受情法交织;在岳口法庭应对城镇化、工业化中的复杂矛盾;在综合审判庭处理“民告官”案件的特殊与敏感;在速裁团队锤炼聚焦争议、简化程序、快速裁决的能力;在审管办则从全院视角,认识到规范精细管理对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关键。六段岗位经历,如同拼图,构筑起我对法院工作的立体认知。每一次角色转换,都是知识的“补钙”与能力的拓展。
初任法官:能力“深耕”
入额后我进入民二庭,这里的案件多涉公司、建工、金融等商事领域,法律关系复杂,标的额大,对专业素养和审判智慧要求更高。初任法官,我将倍加珍惜这份新的使命,努力学习,锤炼司法技能,坚定操守,争创优秀业绩,让每一次裁判都经得起法律推敲和历史检验,用一个个公正的判决、一次次暖心的服务,让“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誓言可感可触。
7年前初到天门法院时,我还是一名20出头的稚嫩青年,现在的我已经有了幸福的家庭,从事一份有尊荣感的职业,得益于领导的关心培养和各位优秀同事们的支持和帮助,真诚地感谢多年来给予我关心的各位领导和同事们,让我感受到组织和大家的温暖。同时我深知成为一名员额法官,将意味着更大的责任。未来,我将继续带着这份责任与热爱,以更专业的素养、更饱满的热情、更务实的作风,践行司法为民的庄严承诺,履行好我的岗位职责,为天门法院的发展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