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与正义的深刻反思
——观电影《周处除三害》有感

2024-03-14 18:00
来源: 速裁团队

近日,新上映的电影《周处除三害》引起社会热议和网友的广泛关注,好奇之余,我特意去影院一览为快。这部动作、犯罪题材电影,讲述的是通缉犯陈桂林在生命将尽时,却发现自己在警方的通缉榜上只排第三名,为了扬名立万,他决心查出前两名通缉犯的下落,并将他们一一除掉,陈桂林以为自己已经成为当代的周处,在为民除害,伸张正义,却没想到永远参不透的“贪嗔痴”,才是人生面对的罪与罚。

电影主角陈桂林以暴制暴的方式伸张“公平正义”,起初感觉这种江湖侠客式的快意恩仇、自我惩恶的方式大快人心,但身为一名法律人,对这种“公平正义”的方式却有不同的解读。

众所周知,一句有名的法谚“迟到的正义即是非正义”,强调的是程序正义,即使是司法裁判的结果是公正的,如果过迟做出裁判,或者过迟告知当事人,程序上的不公正将使裁判成为非正义的。的确,恶人被除,群众对此也拍手叫好,貌似“公平正义”得到了伸张,但换位思考,如果大家都照着主角,用自己的方式剥夺他人生命,不就陷入到原始社会那种“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无穷无尽的复仇?武侠小说里宣扬的快意恩仇,不受限制的复仇,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

正义是法的核心价值之一,是对利益的正当分配。“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这句话体现了程序正义的重要,即裁判结论要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裁判者必须确保裁判过程符合公正、正义的要求。法的正义价值在司法中得以实现的形象概括,强调法既要实现实体正义,又要实现程序正义。

对人的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的限制和剥夺,是公权力的行使,任何公民或组织,未经法律明确授权,不得随意剥夺。即使是罪大恶极的坏人,也必须经过法定的程序审理、定罪,施以刑罚。如果没有法律,大家仍将处于原始社会弱肉强食的状态,在受到不公平对待,受到不法侵害,只能期望身边出现一个像周处这样除暴之人,不然就只能默默忍受,一了百了。电影结尾当然是阮经天饰演的陈桂林被警方逮捕,并且以注射死刑的方式结束生命。执行死刑之前,陈桂林换了一套干净西服,并被安排了一顿较为丰盛的饭菜,这也体现出法律的人文关怀。

法律不是冷冰冰躺在书本上的文字,法律的生命力更是体现在法律人执行法律的过程中。法治是现代文明的基石,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随着社会的进步,历史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也在进一步完善。包括12月4日的国家宪法日的设立、2021年1月1日《民法典》的实施,无不彰显我国在进一步追寻法律秩序价值。作为一名法院工作人员,更应牢记司法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在诉讼案件办理中,既坚持实体正义,又坚持程序公正,秉公执法,不枉不纵,化解纠纷,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作者:天门法院速裁团队法官助理 艾辉

64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