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个“全国生态日”来临之际,天门法院携手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九真镇人民政府开展了系列普法宣传活动。
巡回审判
天门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巡回法庭公开开庭审理一起非法捕捞水产品案件,九真镇党员干部、群众代表旁听庭审。庭审现场气氛庄重严肃,旁听人员认真聆听案件审理全过程,“零距离”感受到非法捕捞对渔业资源的掠夺性破坏,以及对水域生态平衡造成的不可逆伤害,更深刻体会到守护绿水青山的法治意义。
庭审结束后,承办法官陈军波结合案件细节展开法治宣讲。他深入解读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的相关法律知识与政策规定,深入剖析非法捕捞行为触犯的法条、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更从生态链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等角度,阐释案件背后关乎子孙后代的生态环保价值。他还就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破坏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现场干部群众作了介绍,并引导大家共同携手保护美丽家园。
参观基地
天门法院与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九真镇人民政府共同组织当地干部群众到张家湖国家湿地公园湿地馆、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参观。
“张家湖湿地保护首先受益的就是在场的大家——湿地周边群众,我们一定要好好爱护它。”“生态一旦破坏了就很难修复……”随着工作人员的讲解,大家了解了本辖区生态环境的历史变迁与现状,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通过宣传展板,大家直观感受到法院在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方面的工作成效,对“生态司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广泛宣传
在天门法院大厅的电子显示屏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守护生态就是守护未来”的标语滚动播放,时刻提醒着每一位进出法院的人。一旁的生态环境宣传展板吸引大家的目光,从打击环境污染到推动生态修复,一个个真实案例展现出法院守护生态的决心。
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天门法院工作人员热情地向群众发放宣传手册,法官从能不能打鸟到什么地方不能捕鱼等最常见的问题入手,耐心解答群众提出的各种问题,同时向群众普及相关生态环境法律知识。路过的大爷感叹说:“国家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了,以前以为在河里捞点鱼虾不算什么,今天听了讲解才知道,这还可能违法,我得回去好好跟渔友们宣传宣传。”
此次系列活动,天门法院以鲜活案例为教材,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讲清法律边界,让“保护生态”从抽象理念转化为具体行动指南。当旁听人员真切明白:往河里撒网可能触碰法律红线,破坏生态不仅要受道义谴责,更将面临司法惩戒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便穿透庭审现场,在乡土间生根发芽。